企業名稱:湖北薇薇旗袍服飾有限公司
聯系人:東哥
電話:18071301308
手機:18071301308
郵箱:779379734@qq.com
地址:宜昌市云集路桃花嶺飯店商務中心1-2號
網址:www.salem95.com
近日,“雅·尚——旗袍與女性文化展”走進安徽博物院。展覽中,來自安徽博物院、上海市歷史博物館、安徽中國徽州文化博物館的旗袍精品,帶著舊時光的味道,從歷史中款款走來,吸引了眾多游客前來觀賞。據了解,該展覽將從5月中旬持續到8月20日。
旗袍作為一種華人女性傳統服飾,不僅展現了當時時裝的面料、設計與縫制工藝,也投射出當時人們的價值觀、審美觀以及社會風尚。
談及旗袍,不得不提及旗袍的歷史。一般認為旗袍是滿族旗人婦女日常所著服飾,也有學者認為旗袍源頭可以追溯到先秦兩漢時代的深衣。20世紀初期,中國社會思想發生巨大變革引發女性審美意識的巨大變化,經過改良的旗袍成為女性新服飾文化的代表。
旗袍風尚起步于20世紀20年代。彼時,旗袍的整體風格樸素、簡潔,外輪廓寬松,長度多至腳踝,袍身、下擺寬大,穿著者多為學生等新潮女性群體。新文化運動以后,越來越多女性走出家庭,從事商業、教育、藝術、演藝等社會工作。潘玉良、方君璧、林徽因、張愛玲等杰出女性都曾是旗袍風尚的倡導者。
20世紀30年代是旗袍的“黃金年代”。旗袍的設計制作在形制、面料上有了更多突破:旗袍衣身前后分片,以間縫縫綴,有的旗袍還使用了墊肩,旗袍的袖子、下擺設計有了泡泡袖、荷葉袖、魚尾裙擺等新潮款式,布料的花紋也變得多種多樣,除了傳統中式紋樣,植物紋、幾何紋等西式紋樣也在旗袍上出現了。
值得指出,旗袍的設計裁剪有不同地域風格。其中,京派旗袍的裁剪以直線為主的,胸、肩、腰、臀完全平直;而海派旗袍融合了外來文化,強調修身設計,大方展現女性身體曲線。民國時期,與上海有著密切經濟商業交流的安徽徽州地區也形成了自己的旗袍風格。即,從形制上看,長袖、中袖居多,立領低、袖口窄,款式上“窄袖幅狹長過膝”。相較于海派旗袍,徽州旗袍自成風尚,古樸、實用。
從上海到安徽,一襲旗袍,款款流芳。旗袍上體現的服裝結構、制作工藝、紋樣選擇的異同,反映出不同區域文化的魅力,不同社會風尚的導向,同時也折射出從古至今女性對美與自由的追求。